比亚迪秦PLUS DM-i问题
发觉有些车友真的好玻璃心啊,从目前来看,发动机障碍,掉电问题不是都晓得原因,并且也解决了吗?我觉得比亚迪解决也挺快的啊。最近有车主说漏机油问题,持续关注就行,又不是大范围问题,只要是工业产品,肯定都有瑕疵率,有问题解决就行了,没必要一惊一乍的,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大家心态放平和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16个比亚迪秦PLUS DM-i车友关于《比亚迪秦PLUS DM-i 发觉有些车友真的好玻璃心啊,从目前来看,发动机障碍,掉电问题不是都晓得原因,并且也解决了吗?》的建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比亚迪秦PLUS DM-i 发觉有些车友真的好玻璃心啊,从目前来看,发动机障碍,掉电问题不是都晓得原因,并且也解决了吗?车友建议:
1、大家很关注dmi有什么问题吗,大部分应该都是准车主关心自己的车有什么问题吗,本来就交车量少的情况下爆出了这几个问题,还不允许讨论了?
2、也可能是有部分友商借机助力一下的,很正常。
3、在意的,就别买了呗!很显然的问题,到时候买了,问题会被无限放大,我今天在公司说了一句日本排放核污水,被很多人怼了,问我和我有什么关系,中国一点事被无限放大,外国的一点事被无限缩小,这就是国情,慕洋很严重啊!心理及其扭曲,对本国的一些事毫无宽容之心,对外国的一些事无限宽容,民族的悲哀。
5、大面积?怎么个大面积法儿?总共就提了几辆车,怎么搞大面积。要我说这面积本就不小了。
6、喷子不喷不是没钱领了?
7、友商急了呗。
8、漏机油的那个车主好像删帖了,找不见了。
9、一惊一乍的人,大部分是首任车主,第一次买车。这种心理源于心理学上的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它是由Richard Thaler(1980)提出的。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10、我才一天不看,又有漏机油的问题,真是劝退啊。
11、上午看的漏机油问题帖子删了,也不知道解决没?
12、一个汽车品牌可能就败在这种小问题上,这种小问题叫低级错误,总犯低级错误,只能说明质量把控不严,况且这才交了多少车。
13、该买的就会买,喷子该喷还会喷,比亚迪做的不好我也喷过,但最终还是愿意支持国产。没办法,看不上合资品牌。国产不成长,合资永远不会降价,永远只会觉得国人人傻钱多。。
14、目前来说这车确实非常棒,都是在找一些小细节说事了。
15、不是自己漏机油就可以?
16、大家需要的是后续的车减少杜绝这种故障,而不是出了问题解决的快就行了。
以上为是众多车友对《比亚迪秦PLUS DM-i》的建议,希望对您爱车的问题有所帮助。
本文转自:玩车迷汽车网:https://ask.wanchemi.com/1292700.html